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人文歷史
  • 中華文化 | 自信 Believe in Oneself
    中華文化 | 自信  Believe in Oneself
    • 自信Believe in Oneself相信自己。即對自己的想法、做法等的正確性、正當性由衷地抱有堅定信心,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堅定不移地為之努力,絕不放棄自己的信念和目標,不含糊動搖,不屈己就人。自信的前提是自我誠信,只有做到了自我誠信,才能給予自己強大的信心,也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白孕拧彼鶑娬{的是主體性的樹立,與“自強不息”的精神相通。Have trust i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15
  • ?
  • 中華文化 | 形名 Xingming (Form and Name)
    中華文化 | 形名  Xingming (Form and Name)
    • 形名Xingming (Form and Name)“形”指事物的形體,“名”指事物的名稱。古人認為事物是有形的,有形之物具有自身的規(guī)定性,并與他者相區(qū)別。而“名”則用以指稱這些有形之物。由“名”所構成的秩序,明確了有形之物彼此間的關系及其在整體秩序中的地位。有學派認為,事物固有的“形名”即已包含某種合理的秩序,為政者應遵循并維護這一“形名”秩序。也有學派認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14
  • ?
  • 辟謠 | 黃瓜敷臉可以補水保濕?來看真相
    辟謠 | 黃瓜敷臉可以補水保濕?來看真相
    • 很多人喜歡用黃瓜敷臉,認為補水保濕,實際上真是這樣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其中水分70%存在于真皮,并且從真皮逐漸向表皮滲透,逐漸到最外面的角質層,然后散失到空氣中,如果水分散失得比較快,那就易使皮膚干燥。皮膚散失水分的快慢取決于我們皮膚屏障的完整性。那么,什么是皮膚的屏障呢?我們皮膚的最外層是角質層,在角質層的細胞之
    • 2022-06-13
  • ?
  • 中華文化 | 道樞 Pivot of Dao
    中華文化 | 道樞  Pivot of Dao
    • 道樞Pivot of Dao道的關鍵。樞:關鍵,樞要。出自《莊子·齊物論》。莊子指出,人們往往會站在自我立場、以自己的標準去看待他者。而由于立場或標準的不同,人們對彼此、對事物的看法會形成對立和紛爭。因此,莊子主張,超越自我立場,不以自己的標準去看待他者,就能夠消弭事物之間的對立與是非。以這樣的視角或態(tài)度去觀照世界,就把握了道的關鍵。Literally, t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12
  • ?
  • 中華文化 | 氣往轢古 A Piece of Writing with Appeal Surpasses That of Ancient Writers
    中華文化 | 氣往轢古  A Piece of Writing with Appeal Surpasses That of Ancient Writers
    • 氣往轢古A Piece of Writing with Appeal Surpasses That of Ancient Writers文章的氣勢、氣概等超越古人。這里的“氣”的含義很廣泛,指文章的氣勢、氣概,也兼指作品所蘊含的作家個人的精神氣質、氣節(jié);“往”,過往,指“氣”所經(jīng)行之處;“轢”,本義是車輪碾過,引申為超越。這是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辨騷》中對于屈原作品的特點所作的概括,后成為文藝創(chuàng)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11
  • ?
  • 社會保險基金 social security fund
    社會保險基金 social security fund
    • 人社部6月7日發(fā)布的《202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yè)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全年基本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68205億元,比上年增長34.6%。The revenue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fund topped 6.82 trillion yuan last year, soaring 34.6 percent from 2020, according to a statistical bulletin relea
    • 2022-06-11
  • ?
  • 名言 | 蘇軾: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名言 | 蘇軾: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 名言 | 蘇軾: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責任編輯:楊娜
    • 2022-06-09
  • ?
  • 中華文化專 | 虛懷若谷 An Open Mind as Broad as a Mountain Valley
    中華文化專 | 虛懷若谷  An Open Mind as Broad as a Mountain Valley
    • 虛懷若谷An Open Mind as Broad as a Mountain Valley心胸像山谷一樣深廣。形容為人謙虛豁達,善于聽取他人各種意見。這被認為是取得大成就的人以及領導者應該具備的良好品質。具備這種品質的人,能夠接受各種意見甚至是批評、反對的聲音,這樣可以及時改正自身缺點或修正決策失誤,吸引更多的人歸向自己,使自己獲得更多支持。此與“厚德載物”“有容乃大”相通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09
  • ?
  • 中華文化 | 不爭 Not Engaging in Contention
    中華文化 | 不爭  Not Engaging in Contention
    • 不爭Not Engaging in Contention不爭奪,不爭斗。個人對外物過度的欲求,會導致彼此之間的爭奪。而無序的紛爭則會造成道德的淪喪和社會秩序的混亂。因此,儒家和道家都主張“不爭”。儒家主張一方面按照禮的規(guī)則,有差等地安頓并節(jié)制人的欲望;另一方面則通過道德教化,引導人們自省其過而不責備于人,由此實現(xiàn)“不爭”。道家則主張通過君主的無為,以輔助百姓處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08
  • ?
  • 中華文化 | 氣節(jié) Moral Integrity
    中華文化 | 氣節(jié)  Moral Integrity
    • 氣節(jié)Moral Integrity指人的志氣和節(jié)操。志氣即志向以及為實現(xiàn)志向而顯示出的強大精神動力,如信念、勇氣等;節(jié)操即對自身德行和合于道義行為的守護與堅持。今泛指堅持正義,在任何威逼利誘面前不屈服、不動搖的精神品質。這種精神品質為歷代正義之士所崇尚,被認為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所在。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歷經(jīng)磨難而能長盛不衰、生生不息,與此密切相關。This te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06
  • ?
  • 中華文化 | 崇德 Moral Elevation
    中華文化 | 崇德  Moral Elevation
    • 崇德Moral Elevation來源:“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提升品德。早期儒家的《論語》《周易》等文獻中都提到“崇德”的觀念。儒家高度重視人的道德,而人的道德需要不斷地提升和完善,這即是“崇德”的過程。人們可以通過對忠信等道德原則的堅守來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同時,只有不斷磨煉,才能真正實現(xiàn)“崇德”。This term refers to elevation of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05
  • ?
  • 名言 | 方孝孺:適己而忘人者,人之所棄;克己而利人者,眾之所戴
    名言 | 方孝孺:適己而忘人者,人之所棄;克己而利人者,眾之所戴
    • 名言 | 方孝孺:適己而忘人者,人之所棄;克己而利人者,眾之所戴方孝孺,明朝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遜志齋集》《方正學先生集》等。責任編輯:賈倩
    • 2022-06-03
  • ?
  • 端午安康!在賽龍舟、掛艾草這些民俗中寄托美好祝福
    端午安康!在賽龍舟、掛艾草這些民俗中寄托美好祝福
    • 端午安康!在賽龍舟、掛艾草這些民俗中寄托美好祝福央視新聞客戶端責任編輯:李彬玉
    • 2022-06-03
  • ?
  • 中華文化 | 楚辭 Chuci (Ode of Chu)
    中華文化 | 楚辭  Chuci (Ode of Chu)
    • 楚辭Chuci (Ode of Chu)楚辭是由屈原創(chuàng)作的一種詩體,后來又成為代表中國古代南方文化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運用楚地(今湖南、湖北一帶)的文學體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因而得名?!俺o”之名,西漢初期已有之,后劉向輯錄成集,收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屈原、宋玉以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嚴忌、王褒、劉向等人作品共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03
  • ?
  • 品味粽香端午 傳承家國情懷
    品味粽香端午 傳承家國情懷
    • (視頻)歲至端午,粽香裊裊,又念屈原?!耙嘤嘈闹瀑?,雖九死其猶未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屈原愛國憂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通過一首首詩詞,穿越歲月長河傳唱至今,“端午”二字已成傳承、弘揚、激發(fā)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的載體?!疤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最終要體現(xiàn)在千千萬萬個
    • 2022-06-03
  • ?
  • 海報:端午節(jié)
    海報:端午節(jié)
    • 海報設計:韓云佳責任編輯:齊翼
    • 2022-06-02
  • ?
  • 中華文化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 Craftsman Must Sharpen His Tools to Do His Job
    中華文化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A Craftsman Must Sharpen His Tools to Do His Job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A Craftsman Must Sharpen His Tools to Do His Job工匠想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必須先把工具弄得鋒利好用。這是《論語·衛(wèi)靈公》中記載的孔子(前551—479)的話??鬃颖疽馐钦f,上層社會中有才能、有仁德的人是實現(xiàn)仁德理想的“利器”,為他們做事,和他們結為朋友,才能得到實現(xiàn)仁德理想的機會,有利于國家和社會。后來多用于比喻要做好一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6-02
  • ?
  • 中華文化 | 榮辱 Honor and Disgrace
    中華文化 | 榮辱  Honor and Disgrace
    • 榮辱Honor and Disgrace榮譽與恥辱。“榮辱”是對個人或群體在社會生活中的表現(xiàn)所給予的評價與反饋?!皹s辱”的評判以社會認可的價值標準為依據(jù)。言行符合標準,會享有榮譽;違背標準,則會遭受恥辱。此外,“榮辱”也指個人或群體對自身言行表現(xiàn)的道德感受,即感到光榮或恥辱。這種自我的道德感受源自對價值標準的認同。不過,不同學派所主張的價值標準會有所差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5-30
  • ?
  •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流沙千年望敦煌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流沙千年望敦煌
    •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流沙千年望敦煌新華社責任編輯:李旸
    • 2022-05-30
  • ?
  • 中華文化 | 有心之器 Objects of Intelligence and Sentiment
    中華文化 | 有心之器  Objects of Intelligence and Sentiment
    • 有心之器Objects of Intelligence and Sentiment本指有智慧情感的人,引申指由人類心靈智慧所創(chuàng)的文章及各種器物。無論是文章還是器物,它們都自然打上了人類精神創(chuàng)造的烙印,并帶有外在的文采或紋飾。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原道》中指出,天地萬物無不具有文德,即外在的形式美,人類具有追求外在形式之美的天性,這是文學藝術作品以及文章形式之美得以產生的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編委會 2022-05-30
  • ?
 «上一頁   1   2   …   24   25   26   27   28   …   31   32   下一頁»   共637條/32頁 
?
按分類瀏覽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