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農業(yè)科普 ? 正文

辟謠 | 男子用銀鐲試野蘑菇,仍中毒進醫(yī)院!判斷毒菌有兩大金標準

發(fā)布日期:2022-06-29??來源:中國新聞網??瀏覽次數(shù):113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核心提示:近日,四川宜賓一男子撿蘑菇回家炒菜吃怕中毒,烹飪時還“警惕”地往鍋里丟了銀鐲子“試毒”。不過沒多久,這名男子就曬出了現(xiàn)狀,住院躺病床上洗胃輸液?!皩m廷劇看多了!”“是鐲子太假還是蘑菇太毒?”“醒后第一反應是手鐲買假了”……熱搜評論區(qū),男子銀鐲驗毒一事引來不少網友調侃。判斷野生菌毒性, 這些方法都不靠譜!專家解釋:“蘑菇跟銀器、生姜、大

近日,四川宜賓一男子撿蘑菇回家炒菜吃怕中毒,烹飪時還“警惕”地往鍋里丟了銀鐲子“試毒”。不過沒多久,這名男子就曬出了現(xiàn)狀,住院躺病床上洗胃輸液。

“宮廷劇看多了!”“是鐲子太假還是蘑菇太毒?”“醒后第一反應是手鐲買假了”……熱搜評論區(qū),男子銀鐲驗毒一事引來不少網友調侃。

判斷野生菌毒性, 這些方法都不靠譜!

專家解釋:“蘑菇跟銀器、生姜、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顏色不變則無毒”等說法并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蘑菇毒素不能跟銀器等發(fā)生化學反應,也不能產生顏色變化。

如鵝膏毒素就不能發(fā)生顏色反應。很多毒蘑菇與食用蘑菇極其相似,市民難以區(qū)分,建議不隨意采食野生蘑菇。

此外,“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等說法也不科學,蘑菇是否有毒并不能簡單地根據顏色和形狀來區(qū)別。

野生蘑菇拿不準有沒有毒怎么辦

根據云南《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遠離毒菌有兩個“金標準”:

第一金標準,頭上戴帽(菌蓋)、腰間系裙(菌環(huán)),腳上穿鞋(菌托)的菌子多有毒不要吃;

第二金標準,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只吃熟知的食用菌。

常見的毒蘑菇都長啥樣

(綜合新浪微博、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

責任編輯:閔勤勤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