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人物事跡 ? 正文

前何不富不回稅務——河南太康前何村脫貧攻堅口述

發(fā)布日期:2025-06-12??來源:學習時報??瀏覽次數(shù):34
放大字體??縮小字體


口述人:韓宇南,1968年出生,河南周口人,國家稅務總局周口市稅務局一級主辦。2015年9月至今,為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馬廠鎮(zhèn)前何村駐村第一書記。2021年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稱號。

訪談組:張湘姝 胡穎廉 尹建軍 殷玉潔 陳雙飛

日期:2021年1月5日、2024年9月14—15日

地點: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前何村韓宇南家中

“先斬后奏”報名

我出生在河南農村,家里世世代代務農,對農村充滿了感情,對農村的貧困也有切身體會。2015年9月到前何村扶貧前,我是國家稅務總局周口市稅務局進出口稅收管理科副科長。我為什么要到前何村扶貧?我想主要有國家的大背景和我個人的小背景兩個方面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一句名言,叫“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黨的十八大以后,在電視上有關脫貧的相關報道越來越多,我慢慢地開始有一個想法:自己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有沒有機會回到農村,幫助父老鄉(xiāng)親們脫貧致富?2014年夏天有一部熱播電視劇叫《馬向陽下鄉(xiāng)記》,那段時間我每天下班回家后,就和妻子潘麗英一起看這部劇。這部電視劇講的是市商務局市場科科長馬向陽被組織下派到省重點扶貧對象大槐樹村當“第一書記”的故事。馬向陽帶領群眾脫貧的許多故事深深打動了我,他成了我精神上向往的一個榜樣,心里總想,能像他這樣做點事情就好了。

大概是在2015年五六月份,中央開了一個重要會議,要求全國都向貧困村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這件事在全國各地區(qū)各部門轟轟烈烈地展開,我們稅務部門當然不會落后。這是國家的大背景。我記得是2015年8月26日上午,周口市稅務局召開了副科級以上干部參加的緊急大會,號召大家去駐村扶貧。我一邊聽會一邊在心里憧憬:“這次我要報名,我要到農村去!”我家離單位不遠,一般中午下班都要回家一趟。這天中午回家時,我就想跟妻子商量一起駐村扶貧的事。但她沒在家,我就想她不在家正好,如果她不同意的話可咋辦?就這樣我先斬后奏,向局里報了名。局領導很支持我的決定,緊緊握住我的手說:“宇南,你出身農村,對農村情況了解,對農民有感情,你做駐村第一書記是非常合適的。組織希望你在駐村工作中用真誠打動群眾,用能力贏得群眾,用工作帶動群眾,發(fā)揮好駐村第一書記的作用?!蔽揖o緊回握著他的手,表示我一定會牢記組織囑托!

當天晚上下班后我回到家,和妻子說我要去農村扶貧。她又心急又心疼,問了一連串問題:“你去的是哪個村子?遠不遠?”“條件苦不苦?”“你能經(jīng)常回家不?”我說去太康前何村。她就一百個不情愿,說:“你從小在農村長大,當年考大專,不就是想要做城里人?,F(xiàn)在好不容易出來了,進了市里,怎么又回去了?再說咱爸都80多了,在老家周口沈丘,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咱兒子在廣州,你去農村扶貧,我一個人在家,家里七零八落的,萬一咱爸出個什么事,有個好歹,都不知道怎么辦?!蔽艺f:“我已經(jīng)報名了,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不能改了,這是我對組織的承諾,不是開玩笑的事情。”雖然那幾天她很想不開、不高興,但還是為我整理好了行囊。出發(fā)那天,她把我送到電梯旁,一臉哀愁,兩眼淚花。

8月31日,周口市駐村第一書記任職大會召開。在去開會的路上,市局領導又囑咐我:“駐村第一書記是光榮的稱號,過去第一書記只有戰(zhàn)爭年代有過,你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做好強村富民的引路人?!蔽乙苍俅梧嵵叵蝾I導承諾:“我要踏踏實實為群眾辦實事,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边@不是我在領導面前擺什么高姿態(tài),而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我是稅務人,我們中國稅務的精神就是忠誠擔當、崇法守紀、興稅強國。當好駐村第一書記,就是對黨忠誠,就是對扶貧事業(yè)擔當,強農就是強國。

我是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人,從事了30多年的稅務工作。作為局里的業(yè)務骨干,我一直在崗位上辛勤耕耘,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從來沒有主動跟領導要求過什么級別待遇,所以我選擇當駐村第一書記也不是為了“求待遇、要光環(huán)”,能夠駐村讓我有一種心愿成真的喜悅。

進村初印象

我8月31日上午在市里開完駐村第一書記任職大會,下午就到前何村報到。第一次進村的場景我到現(xiàn)在仍記憶深刻,就像昨天剛發(fā)生的一樣。那天正好下了雨,進村時雨剛停,到處是爛泥坑。我站在村頭路口一眼望去,村里路上的水坑一個接著一個,水深的地方甚至沒過膝蓋,鴨子在水坑里游來游去。村民只能溜著墻根兒走,小孩子上學放學都靠大人背著走。我也“入鄉(xiāng)隨俗”,學著他們溜著墻根兒走,深一腳、淺一腳進村,走幾步看看墻頭有沒有東西掉下來,再走幾步看看前面有沒有深水坑。

其實我說得并不夸張,當時我們前何村是出了名的貧困村。我進村當年村里是607戶2329口人,其中貧困戶就有173戶822人,這些貧困戶一年下來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而當年我們省農民的人均收入都已經(jīng)超過1萬元!所以當時太康縣有一句順口溜叫:“寧摸十里天黑路,不走何莊一條街?!笔裁匆馑??就是說,外村人都不愿跟前何村搭上邊,看不起。村里人靠著幾畝薄田過活,一年一次小麥、一次玉米,嚴重靠天吃飯。村里小學校舍破舊,村集體經(jīng)濟收入基本為零。全村有14戶孤寡老人。剛到村里時,村干部和我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我走進其中一戶一看,全部家當只有一張舊床、一床破棉絮被子、一口地鍋、一盞油燈。前何的貧困狀況著實讓我震驚。剛開始的時候,我心里想不開,曾經(jīng)跟縣里組織部同志打電話抱怨說:“組織咋把我派到這么困難的地方?”說真心話,當時我心中還是有畏難情緒的。

我剛進村時面臨的主要困難還不是村里太窮,而是村里從老百姓到村干部都不太信任我。我也沒有什么駐村經(jīng)驗,剛進村時我總穿著藍色的稅務制服,加上我看上去比較年輕,所以村民們心里都在犯嘀咕,他們在一起聊天就說,我看上去就像個大學生,一看就是坐辦公室的,不相信我有辦法有能力帶村里人脫貧致富。有些村民甚至根本沒把我當回事,覺得我就是來“鍍鍍金”,很快就會拍拍屁股走人。當天晚上,村委會委員、文書何旭東就很直接地問我:“村里很窮,韓書記,你是不是打退堂鼓,想回去了?”我聽出來,一方面他是害怕我跑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對我不信任。后來,何旭東還給我送來一副他寫的字,是一個大大的“家”。他說:“韓書記,以前我們這里也來過干部,他們沒幾天就走了,希望你把我們這里當成家?!彼麄兪钦嫘南M野汛迕癞斢H人,把駐地當家鄉(xiāng),我也是很感動。

要說怎么贏得村民和干部的信任,這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的事。為了讓大家放心,我就跟村里干部和老百姓反反復復地說:“第一書記就是組織給村民派來的親人,你們要相信組織?!焙髞砦疫€當著很多村民的面發(fā)下誓言,“這次駐村一定做到忠孝兩全,忠誠黨的扶貧事業(yè),孝對父老鄉(xiāng)親”。慢慢地,在干事的過程中,大家相互之間就了解了、親熱了,心也就走得越來越近,這里有一個過程。

要想富先修路

我剛到村里扶貧,是要認真地學習一些東西的。我記得習近平總書記曾經(jīng)講過,當干部要做到“三個跑遍”,大概的意思是,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xiāng)鎮(zhèn),當省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縣市區(qū)。后面他就沒有講了。如果繼續(xù)往下推就是,當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要跑遍每一戶,我們這些當駐村第一書記的就要認識村里每一個人。所以,要找準幫前何村脫貧致富的路子,就要先做好調查研究,了解實際情況。為了了解村民的真實想法,我晚上經(jīng)常自己買了酒和肉,提著到村民家串門,跟大伙兒聊天。有一次聊天時,周翠萍老大娘拉著我的手說:“韓書記,俺都80多了,在俺閉眼之前,還能不能看到咱村修的路???”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修路是村里人最盼望解決的難題,那我們就先從修路干起!

為了盡早修好路,我們村干部就一起徒步丈量了所轄5個自然村的村道,一共是11公里多。我們白天量,晚上就把測量數(shù)據(jù)繪成圖紙,整理好后,村里申報道路整修項目。但當時我們遇到一個大問題,要申報修路的項目,首要的條件是村里的路面要平整。路面硬化前要先把路基墊好,可墊路的土從哪里來?這個錢從哪里出?于是,村里就召開全體村民大會征求意見。我記得開會那天,村里人到得非常齊,村委會里里外外站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很興奮,可我一說要修路需要我們自己先墊路的事兒,便立即鴉雀無聲,就沒人出主意了。這次會后,我一家一家地走訪,但一家一家地碰壁。村里的老木匠何富金跟我說:“村里修路弄了好幾回都沒成,你一個‘外來戶’憑啥能給俺們修成?”既然村民有那么多疑慮,那我就和村干部帶頭干,讓村民看看我們的決心。挖下水道時,我一把鐵锨干到底,大冬天的,我身上的衣服脫得就剩下單衣了,兩手都磨出了血泡。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村里人不是不講理的,大家就說:“韓書記這種‘外來戶’都為我們村這么賣力了,咱們有什么理由不出力?”就這樣,支持的聲音慢慢地多了起來。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人小孩一起出動,有一個4年多沒回鄉(xiāng)的村民,聽說這件事都回來幫忙。大家用4個月的時間,出工1100多人次,靠著一臺挖掘機和10輛四輪車,挖坑取土800多車,墊平了村里路上所有的大小水坑。路基有了,在上級的支持下,我們村也獲得了70多萬元扶貧資金。最終,一條長11公里的水泥路就通到了家家戶戶的門口。修這條路,讓大家齊心做一件事,拉近了村民們之間的關系,拉近了我和村民們的距離,也拉近了基層黨組織和鄉(xiāng)親們的心理距離。鄉(xiāng)親們走在平坦的大路上,都向我豎起大拇指說:“韓書記,中!”

走“自我造血式”扶貧新路

路修好了,就該找脫貧致富的路了。前何村以前一直得到國家的幫助,但主要是“輸血式”的,要怎么做才能做到自我“造血”呢?過去,前何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是小麥、玉米,糧食價格不高,賣不出什么錢。我跟大家聊,發(fā)現(xiàn)鄉(xiāng)親們都特別想增收、盼增收,但又比較保守,不敢輕易嘗試種新作物。為了改變單一的種植結構,我們村干部就去安徽等地考察,大家最終決定搞“春辣椒+冬小麥”的種植模式,并且簽好了公司與農戶的訂單合同,把辣椒加工廠也引進來,準備大干一場。萬事俱備,但沒想到一些村民卻打起了“退堂鼓”,他們說:“咱種一輩子地了,他一個坐辦公室的,憑啥叫俺種啥就種啥?”甚至有人笑話我說:“你這是瘋子的想法,傻子的做法?!蔽乙膊还执迕?,因為前幾年他們種過菠菜,但沒有找好銷路,最后全砸手里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他們寧可種收益小但比較穩(wěn)定的玉米和小麥,也不肯改種辣椒。但是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為了不錯過種植季節(jié),我自掏腰包5萬多元買了辣椒種子分給大家,我跟大家承諾:“賺了你們的,賠了算我的!”其實,說這句話不是亂夸??趤y花錢,前期我們做了很多調查,對比了好幾遍種辣椒和種小麥的收益,心里比較托底。2016年農歷年剛過,我就回村里和村干部一起育種苗、旋地、整理苗床、施肥、打藥,把辣椒籽一個個撒勻,然后蓋膜。那年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整整忙活了6天。就這樣,村里種上了50畝春辣椒和130畝夏辣椒。當年辣椒喜獲豐收,畝增收4000多元,大家白天摘辣椒,晚上賣辣椒數(shù)鈔票,心里美得很!

除了種辣椒,后來我還自掏腰包買了240畝地的薺菜種子給村民們種,也獲得了可觀的收益。后面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了。這幾年,我們建起了扶貧車間,引來了來料加工項目。貧困戶來這里打工,一般一天能掙六七十元,如果一個月掙不夠2000元,廠里會想辦法補到2000元,中午還管一頓飯,所以村民們都很積極。現(xiàn)在我們村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三個目標,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至少有一個產業(yè)增收項目,有培訓意愿的貧困戶至少掌握一門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技能,有能力就業(yè)的家庭至少有一個人有工資性收入。

此外,村里還有組織地進行勞務輸出,幫助村民穩(wěn)崗就業(yè)。在這方面,我們村做了不少事,但跟其他地區(qū)的好做法都比較類似,我就不詳細講了。我們村做的這些事,可以用一個順口溜來表達:一把泥瓦刀致富奔小康,一根油條致富一個村莊,一根編針編織美好生活,一把鐮刀樂開花,一臺縫紉機務工顧家兩不誤,一臺運輸車致富奔四方。

2017年底,前何村建檔立卡戶年均收入達到8000元,脫貧出列。如今的前何村,路寬了,燈亮了,打了機井,建了橋梁,架了高壓,農民文體廣場和黨群服務中心建好了,扶貧車間開工了,光伏電站發(fā)電了,衛(wèi)生室建好了,小學教學樓建起來了,自來水、寬帶、天然氣戶戶通,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高,前何村村民的日子越來越好。

妻子轉身成“潘老師”

剛到村里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村里的風氣不太好,沒啥集體活動。平時閑下來,村里的男人們就打牌、搓麻將,女人們湊在一起就是家長里短,編派點是非,沒有什么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我想,這樣不行啊,就算有再多的錢,精神還是貧乏的。所以我和村里干部商量,打算從移風易俗著手,改變村里的精神面貌。

說起移風易俗這事,除了村里干部和老百姓的支持,還得感謝我愛人潘麗英。我愛人是我中學同學,我倆是在我老家農村結的婚,感情很好。她剛開始是反對我來駐村的,但我來后她又惦念著村里。我駐村大約兩個月的時候,她就帶來周口夕陽紅舞蹈隊的大媽大嫂們來看我。她們每個人拿了二三百元,我自己又補貼了一些,我們挨家挨戶去村里慰問14戶孤寡老人。也就是她們走后不到幾天時間,我們村里進了小偷,我和村里干部一起去追,為村民追回了一輛摩托車。有一次,我去周口辦事,回村時電動車沒電了,我推著車掉進了溝里,手機也丟了。還有一次,她在我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前何一位村民房屋失火,我站在著火的房頂拿著噴水管子滅火,她心疼地哭著給我打來電話:“你不要命了,要是掉到火窩里,大火燒著了你咋辦!”麗英很擔心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和家人商量后,在2016年元旦那一天,她就拉著皮箱來到了前何村,跟我一起駐村扶貧。

剛開始我還怕她不適應,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她說是來照應我,可實際上比我還忙。正好村里廣場建好了,她就經(jīng)常在廣場教村民們學跳廣場舞,她手機里存的全是廣場舞的視頻。她先自己學,學會了再教給村民。剛開始村民們不愿意學,老說學不會,她就一家一戶地去動員去拉人。后面大家參與的興致都很高,大家都喊她“潘老師”,她就更來勁了。最初,我愛人還不理解我自掏腰包給村民買辣椒種子,說我瞎花家里的錢,為此還跟我大鬧了一場,有幾天不理我了。結果跟我駐村一段時間后,她也從工資卡里拿出3萬多元,給村里20多位有點藝術才能的村民購買服裝道具,村里的“舞蹈隊”就這么建立起來了。為了讓大家有表演的舞臺,村里籌措資金給農民文體廣場安裝了音響,這下大家跳舞的勁頭更足了。我們舞蹈隊自編自演了很多深受村民喜愛的節(jié)目。每逢節(jié)日,我和妻子倆人就和舞蹈隊一起跳舞助興,其中抬花轎、扭秧歌都是固定節(jié)目。過年時,我們還會舉辦“村晚”,讓鄉(xiāng)親們都上臺表演,村子里熱熱鬧鬧的。讓村民們閑暇時間“動起來”“跳起來”,家長里短就少了,無事生非也少了,村民的精氣神明顯好轉。

當然也遇到過難啃的“硬骨頭”。村里有個出了名的懶漢,整天游手好閑、好吃懶做、沉迷賭博,他妻子受不了,好幾次要和他離婚。他自己也想浪子回頭,甚至切斷自己的小拇指來給妻子表決心,但長期形成的習慣哪里是說改就能改的。我們村干部下了大力氣幫助他、勸導他,還給他聯(lián)系外地企業(yè)去打工。在送他外出務工的路上,我們給他準備了500元路費,我告訴他500元賭一次就輸沒了,但可以買1000個饅頭填飽肚子,他很感動。就是靠著這樣一次次地開導,一點點地感染,他終于改掉了惡習,開始自力更生,在北京務工賺錢?,F(xiàn)在他經(jīng)濟狀況好了,每月能賺到6000多元,和妻子的關系也改善了。所以,只有把“志”扶起來,才能讓困難戶的面貌得到徹底的改變。

幫錢幫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還有一句話叫,幫錢幫物,不如幫建一個好支部。只有筑牢了村黨支部這個堡壘,脫貧攻堅這場仗才能贏。

我剛到村里的時候,前何村黨支部的情況很不樂觀。黨組織比較渙散,黨員年齡普遍偏大,基本是六七十歲。當時風氣還不好,村支書和村主任內斗。我去村支書家里拜訪,他還問我有沒有帶手機,我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后面才知道他是害怕我會將我倆的談話偷偷錄音。因為村里干部關系緊張,雖然我的身份是駐村第一書記,但沒辦法擺平,組織就讓我代理村黨支部書記,前后大概有一年半的時間。我跟村里黨員干部商量后,就定下工作目標:我們村要創(chuàng)建先進基層黨支部,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工作隊。

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差距很大。于是,我?guī)е甯刹壳巴乖5撏驹?jīng)工作過的蘭考縣學習考察。焦裕祿同志講,“沒有抗災的干部,就沒有抗災的群眾”“干部不領,水牛掉井”。這些話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村里每一位干部。了解到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蘭考發(fā)出的“蘭考之問”后,我們更是受到深深的震撼。從蘭考學習回來后,我們就樹立起帶領群眾改變前何村落后面貌的信心和決心。

回村后,我們村黨支部積極推行“四議兩公開”,還搞了一個創(chuàng)新,叫“148”黨建模式?!?”是指要筑牢黨支部一個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4”是組建4支突擊隊,“8”是打造八大黨員先鋒崗。村里還推行了黨員積分管理,村里全體黨員都納入“一編三定”管理,把全村擰成一股繩。由于之前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互相拆臺,我們就提出一個倡導:“相互補臺好戲連臺,相互拆臺一起垮臺。我們黨員干部,就應該肯吃虧,不怕吃虧。”經(jīng)過幾年培養(yǎng),年輕的黨員干部也成長起來了。后來經(jīng)過組織考察,村里選出了一個新的黨支部書記,年輕人接上了班。

我們村黨支部把科學民主決策作為一個突破口。古話講,“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都擺在明處,請大家監(jiān)督。我們對村里打井、修橋、鋪路、低保、五保、建檔立卡等重大問題及事項,實行“四議兩公開”,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村里修路時,每個環(huán)節(jié)我們都請村民參與決策,也請他們監(jiān)督工作。再比如,以前大家都愿意“吃低?!?,各家經(jīng)常為爭一個低保戶指標打得不可開交,究其原因就是程序不公開、不透明,都覺得誰家走了后門,結果大家都不滿意,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到后來,我們把整個確認過程都公開透明,給干部一個清白,給老百姓一個明白,真正把低保變成政府的“溫暖保”、干部的“良心保”。所以我們村干部常講,只要咱們干部做得公平公道,老百姓就沒話說,我們的工作就好開展,黨和政府的形象也更加“高大上”。

我們村黨支部還嚴把扶貧資金使用關。2018年,周口市稅務局為前何小學援助了148套新課桌椅和8套一體化教學機。按當時市場價計算,一共需要9.8萬元,這些錢是市局從節(jié)省的辦公經(jīng)費中支出的。所以一定要珍惜,要讓每一元錢都發(fā)揮出最大效益。我?guī)е甯刹亢托W校長到市場上貨比三家,用誠意去講價,幾百元、幾十元地往下砍,結果真節(jié)省了1.8萬元。當時我們都高興壞了,省下來的錢把村里一個廁所修好了。最后一結算,還剩下15元,我們就用這15元買了月餅,送給了貧困戶何金永。

為了搞好基層治理,讓大家和諧相處,我們還發(fā)明了一個“原點工作法”。也就是說,原點在哪里,工作就到哪里。問題在哪里發(fā)生,就在哪里研判、解決。村民要恪守的是道德原點,黨員干部要牢記職責原點、貼近工作原點。對村里兄弟贍養(yǎng)老人的糾紛問題進行耐心勸導,向村民宣講愛親孝老、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等傳統(tǒng)美德;對于宅基土地糾紛,黨員干部幫助丈量耕地宅基,精確到厘,向村民宣講睦鄰友好六尺巷等千古美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9年多來,我們村“兩委”成功處理化解10多起矛盾糾紛,干部和老百姓的素質和守法意識都在提高,家庭更加和諧,鄰里更加和睦。

在抓黨建促脫貧中,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不斷增強。2022年,前何村成功創(chuàng)建支部過硬星、產業(yè)興旺星、生態(tài)宜居星、平安法治星、文明幸福星的“五星黨支部”?,F(xiàn)在,前何村的年輕人想入黨的越來越多,黨員的平均年齡也下降到40多歲,黨員隊伍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

來自“娘家”的支持

脫貧攻堅時間短、任務重,黨中央要求層層落實責任,省市縣鄉(xiāng)村五級書記一起抓扶貧,向貧困村派出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就是把脫貧攻堅任務落實到“最后一公里”。正因為上下一條心,縣里和鎮(zhèn)里的領導都很關心我支持我,我的“娘家”稅務部門更是全力支持我,否則僅憑我個人微薄之力,是根本不可能完成前何村的脫貧任務的。

首先是資金和項目支持。我算了算,脫貧攻堅期間,稅務部門至少給前何村幫扶了400萬元資金。其中河南省局幫扶100多萬元,周口市局幫扶了300多萬元,都是真金白銀的投入。此外,省局還援助100萬元幫助我們村鞏固脫貧成果。村里申報的高壓線、天然氣等扶貧項目,都得到了上級大力支持。市局113名干部與前何村173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手拉手,結窮親,一對一,實幫扶”,把幫扶的責任落到人頭。

除了資金和項目支持,還有生活上的關心關愛。一些重要的節(jié)日,比如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等,稅務部門的領導都會來看望村民。秋收農忙的時候,市局同志也經(jīng)常問我村里需不需要幫手。他們來的時候不僅自帶干糧,有的同志還會給村民帶禮物,比如小孩穿的衣服,還有電餅鐺這類小家電。

組織還從心理上給予我鼓勵和支持。國家稅務總局主要領導很關心駐村工作,專門給我寫過一封回信,鼓勵我做好這項工作,不負組織重托。河南省稅務局一位領導曾說:“近些年前何村發(fā)生的變化非常大,群眾對扶貧工作的認可度也非常高,這既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以韓宇南同志為代表的駐村工作隊員數(shù)年如一日不辭辛勞、默默奉獻、執(zhí)著付出的結果?!笔卸悇站诸I導在得知鄉(xiāng)親們對我工作的支持后很高興,對我說:“宇南啊,老百姓對你好,是老百姓把對黨的恩情化作了對你的愛,你一定要珍惜,好好做好駐村工作,鞏固好脫貧成果,為鄉(xiāng)村振興再立新功”。這些都是原話,我一直記得。組織的鼓勵和肯定,是督促我做好工作的一個重要動力。

練好“第一書記”基本功

按照規(guī)定,駐村第一書記是兩年一屆,到2017年我的第一個任期就結束了。但村里鄉(xiāng)親們不愿意我走,所以他們就聯(lián)名寫信按了手印,要求我留下來。當時脫貧攻堅正處在攻城拔寨、爬坡過坎的階段,村里的扶貧車間、光伏電站、小學教學樓等都在建設中,我也不放心回去。組織同意我留下來繼續(xù)干,我就順勢留了下來,剛開始是想再干一屆,但誰知道這不知不覺中我已經(jīng)干到了第五個任期,到村里已經(jīng)9年多時間。現(xiàn)在,我既是組織派來的第一書記,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前何村人。

要說本領,我的理解是,學習是駐村第一書記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我是邊學邊干,邊干邊學。比方說,我們村要采買辣椒種子,要引進項目,都要簽訂合同,我很怕因為自己法律知識不夠給村民們帶來損失,所以就學怎么簽合同,相關的法律條款是什么,怎樣規(guī)避風險。我在農村工作,還要學習農業(yè)知識。我向行家里手請教,去南陽、新鄉(xiāng)實地學習,在抖音、微信上在線學。村里剛開始種辣椒時,村民也不懂,我就用學到的農業(yè)知識,給他們講種一畝辣椒的收益等于種好幾畝玉米,這樣他們就能聽得明白。我還學著種紅薯、西瓜、優(yōu)質高產小麥和玉米。西瓜是分季節(jié)的,有秋種冬收的大棚西瓜,可以在春節(jié)上市,批發(fā)價就是2元,零售價再多五六角,賣得比夏收的西瓜貴,所以我們村就種冬收西瓜。我還學了有機農業(yè)、綠色農業(yè)的一些知識,市里和縣里的農產品企業(yè)情況我都要掌握得很清楚。通過這些學習,我積累了不少農業(yè)知識,不僅可以自己下地干活,還可以指導村民。村民們問:“韓書記,你咋土的洋的都會?”他們說的“洋的”,就是我學會了現(xiàn)在的線上推廣和銷售模式。村里有農產品,我就錄個小視頻放在抖音上,每個視頻點贊量都過百。我的抖音有一萬多粉絲,全國各地的都有,農產品已經(jīng)遠銷到廣西、新疆。所以說,只有不斷學,才能形成發(fā)展規(guī)劃,跟上發(fā)展步伐。

駐村第一書記要真心為老百姓干事謀利。我想只要撲下身子“瘋”干,讓村民看到組織派來的第一書記的真誠,給村里找對發(fā)展的路子,就一定能打動村民。看到前何村村民艱苦的狀況,我就在心里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幫村民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幫村民找到一條致富的門路,為鄉(xiāng)親們干點事、干成事,干就要干出個樣子來!202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我還非常榮幸地代表全國300萬駐村干部向總書記和全國人民報告:“我們第一書記,要繼續(xù)在鄉(xiāng)村振興中一馬當先、沖鋒在前!”這也是我向鄉(xiāng)親們立下的新誓言。

為“大家”舍“小家”

另外,第一書記還要處理好“大家”和“小家”的關系。這一點,我深有感觸。我的家人給了我無聲的支持和巨大的力量。我妻子到村里后,很快就融入了這個大家庭。我們倆還一起照顧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每年大年三十,我們倆都在村里和孤寡老人一起過春節(jié)。我們倆一起為孤寡老人送終。有村民結婚,我當司儀,她帶領舞蹈隊助興。還有我的父親,我剛來駐村的時候,麗英還在上班,80多歲的老父親生病沒有人照顧,我只能帶著他一起來駐村。我對他虧欠太多,父親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很明理,他經(jīng)常對我說:“咱們自己家的事都是小芝麻,要保住國家的大西瓜?!蔽覂鹤右彩侨绱?。2017年10月18日,是黨的十九大召開的日子,也是我的獨生子結婚的日子。但當時由于脫貧攻堅檢查驗收在即,我忙于工作,直到17號晚上才回到家中。婚禮的事情都是兒子自己操辦的,就這么一個兒子,還不能親自操辦兒子的婚禮,心里很內疚。兒子很懂事,說:“爸爸,你能在我結婚的當天出現(xiàn)在我的婚禮現(xiàn)場,為我們祝福就行了?!弊屛彝葱牡氖?,駐村9年多,我失去了兩位摯愛的親人。2021年重陽夜,我92歲的老父親在前何村去世,我很悲痛,連夜把老父親送回沈丘老家安葬。2022年抗擊疫情,妻子潘麗英做志愿服務,5月25日晚上不幸大腿粉碎性骨折,在一次醫(yī)療事故中,她再也沒有醒來,永遠地離開了我,永遠地離開了疼她愛她的前何村父老鄉(xiāng)親們。來時我們三個人,現(xiàn)在就剩我自己了。

但我的付出也換來了村民們的真心。90多歲的高素真大娘經(jīng)常摸著我的臉說,“聽聲音就知道你是韓書記,我看不見,摸摸你的臉就知道你長啥樣”。前何村小學的孩子們,每次看到我,他們就像小鳥一樣向我撲了過來,圍著我、抱著我,喊著:“韓爺爺,韓爺爺,你看我是不是長高了?”我的門口也經(jīng)常有村民悄悄送來的水果蔬菜。這一切讓我明白:你對老百姓有多好,老百姓對你就有多好;老百姓對你有多好,就說明他們對黨有多信任、有多感恩。

在千千萬萬的駐村干部中,我只是很普通的一員。我做的事情很小,與那些因公致殘甚至犧牲的同志相比,我的付出并不多,但黨和政府給了我很多榮譽。這幾年來,我獲得了“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全國最美稅務人”“中國好人”“中國好稅官”等光榮稱號。2022年10月,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還報道了我們村的故事。所以我也是一名幸運兒。是脫貧攻堅這個大熔爐,讓我在為老百姓服務中歷練成長。

到現(xiàn)在為止,我已經(jīng)駐村近10年了,我最近又向上級表達了繼續(xù)駐村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決心。我已經(jīng)跟我們村的人說好了:“前何不富,不回稅務!好日子,我們一起干!好日子,我們一起過。”

責任編輯:田德倫

?
?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違規(guī)舉報 ]? [ 關閉窗口 ]

免責聲明:
本網(wǎng)站部分內容來源于合作媒體、企業(yè)機構、網(wǎng)友提供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公開資料等,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對站內所有資訊的內容、觀點保持中立,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果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該部分內容。



?
?

?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最新資訊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