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搜索
關 鍵 詞:
         
所屬分類:
排序方式:
  
  •  
    • 中華文化 |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中華文化 |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Those Who Speak Shouldn't Be Punished While Those Who Listen Should Take Warning無論意見是否正確,說的人沒有罪責,而聽的人足以獲得警示。上到國家治理,下至組織、企業(yè)管理,執(zhí)政者與管理者若要保障國家或組織、企業(yè)的良好運行,就必須充分了解下面的實際情況和群眾意愿,調動各方面力量,發(fā)揮各方面作用。為此,必須造成一種健康
      • 2022-11-04
    • ?
    • 中華文化 | 七情六欲 ?Seven Emotions and Six Desires
      中華文化 | 七情六欲  ?Seven Emotions and Six Desires
      • 七情六欲Seven Emotions and Six Desires七種情感與六種欲望。“七情”之說出自《禮記·禮運》,是指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種人的情感。“六欲”之說最早見于《呂氏春秋·貴生》,指人欲生、惡死以及耳、目、口、鼻等器官對于聲音、顏色、滋味、香味的欲求。后人將“七情”與“六欲”并舉,泛指人的各種情感與欲望?!捌咔榱笔侨颂焐匀坏谋灸?,需
      • 2022-11-03
    • ?
    • 中華文化 | 無欲 Having No Excessive Desire
      中華文化 | 無欲 Having No Excessive Desire
      • 無欲Having No Excessive Desire沒有過度的欲望?!坝敝饕溉藶橥馕锼卸a生的欲求。這樣的欲求作為人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應該獲得適當的滿足。但過度的欲望會造成對自身生命的傷害,也會導致道德的淪喪及社會秩序的混亂。因此儒家和道家都主張“無欲”。此外,在道家思想中,“無欲”有時特指道對待萬物、為政者對待百姓的一種態(tài)度,即為政者節(jié)制自
      • 2022-10-31
    • ?
    • 中華文化 | 空靈 Ethereal Effect
      中華文化 | 空靈 Ethereal Effect
      • 空靈Ethereal Effect指文學藝術作品中所呈現的飄逸靈動的藝術境界與風格。與“充實”相對??侦`并非空虛無物,它并不脫離具體的物象描寫,而是通過有限的藝術形象達到無限的藝術意境,追求一種象外之意、畫外之情,給人留下想象發(fā)揮的空間,如詩文中不著形跡、不堆砌辭藻和意象,繪畫中較少使用濃墨重彩等??侦`用筆洗練,重在傳達神韻,具有空靈特點的作品澄澈
      • 2022-10-30
    • ?
    • 中華文化 | 樂生 To Delight in Life
      中華文化 | 樂生 To Delight in Life
      • 樂生 To Delight in Life樂于生存,樂意活著。想活不想死,乃人之常情。它既是打天下者救民于水火,贏得民心,確立自身正當性的基點,也是執(zhí)政者必須嚴守的一條底線:不能讓老百姓走投無路,覺得生無可戀。為此,執(zhí)政者至少應注意兩點:要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讓百姓得以生存;百姓有難,國家要全力救助。否則,國家、社會的基本秩序不可能維持,更不可能達到有效治理
      • 2022-10-29
    • ?
    • 中華文化 | 約定俗成 Established Through Popular Usage / 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
      中華文化 | 約定俗成 Established Through Popular Usage / 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
      • 約定俗成Established Through Popular Usage / Accepted Through Common Practice名稱按約定確立并成為習慣。荀子提出“約定俗成”的觀念,用以描述事物的命名方式。荀子認為,人們所使用的名稱有著不同的種類,每個名稱適用于指示特定的對象。但具體用哪個名稱來指示某一事物或某類事物,則是由人們共同約定的。約定的名稱用法逐漸為人們所習慣,那么這一名稱也
      • 2022-10-28
    • ?
    • 中華文化 | 以文為戲 Playful Writing
      中華文化 | 以文為戲  Playful Writing
      • 以文為戲Playful Writing將寫文章看作游戲,指用戲謔詼諧的筆法寫文章。唐朝著名文學家韓愈創(chuàng)作了《毛穎傳》《送窮文》等作品,以戲謔的形式和筆法表達嚴肅的主題,由此產生中國古代文論的一個術語。它強調文學的游戲功能,用戲謔詼諧的筆法摹寫嚴肅莊重的社會主題,或將物擬人,或虛構情境,借以譏諷世情、寄托個人憤懣。這與儒家傳統的“文以明道”“文以載道
      • 2022-10-27
    • ?
    • 中華文化 | 元首 Head of State
      中華文化 | 元首  Head of State
      • 元首 Head of State本義為人的頭,比喻天子、君主。在古人看來,國家的權力結構好比人體,而君主則好比頭腦,臣子好比肢體。君最尊貴,也很重要,甚至對國家的命運有決定性影響;但君臣又是一體的,他們相互依存,彼此配合,同理國事,榮辱與共。這種認識隱含國家有機整體論的萌芽。近代以降,該詞仍指國家最高領導人,但其概念的外延擴大了,既包括世襲制的皇帝
      • 2022-10-26
    • ?
    • 中華文化 | 君子 Man of Virtue
      中華文化 | 君子 Man of Virtue
      • 君子Man of Virtue“君子”最初用以指稱人的社會身份與地位,一般指統治者和貴族男子。但自孔子始,“君子”更多地被賦予了道德的意義,德行出眾者被稱為“君子”,反之為“小人”。在儒家傳統中,“君子”成為一種介乎士和圣賢之間的人格理想,它標志著道德人格的確立?!熬印庇兄居谧穼ず蛯嵺`作為價值理想的“道”,并把“道”而不是權力或利益等視為生命意
      • 2022-10-25
    • ?
    • 中華文化 | 寄托 Entrusting
      中華文化 | 寄托  Entrusting
      • 寄托Entrusting指詩歌作品通過形象化而寄予作者的主觀認識或感受,并能激發(fā)讀者的聯想?!凹摹笔羌挠枰欢ǖ乃枷雰热莺蛡€人情志,“托”是托物寓興。是清代常州詞派提出的一個文學術語。張惠言主張詞要繼承《詩經》的比興、諷喻傳統。周濟進而認為,初學寫詞應力求有寄托,以提升作品意蘊、激發(fā)讀者的思考和藝術想象;待入門后,則不能拘于寄托,而要言意渾融,無
      • 2022-10-24
    • ?
    • 中華文化 | 小康 Modest Prosperity
      中華文化 | 小康 Modest Prosperity
      • 小康Modest Prosperity作為一般古典詞匯,指生活比較安樂、富裕。作為儒家重要政治概念,它是指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這樣的杰出人物經過努力而達成的較好的治理狀態(tài):國家安定,社會秩序良好,人們遵禮守法,人民生活安樂,是次于“大同”的理想社會。如今所說的“小康”,基本是指廣大人民安居樂業(yè),家庭經濟生活比較寬裕的狀態(tài)。而“全
      • 2022-10-23
    • ?
    • 中華文化 | 諸子學 Study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中華文化 | 諸子學  Study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 諸子學Study of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指諸子的學說以及研究諸子學說的學問。春秋末期至西漢初年,當時的學者針對社會秩序與價值觀念的崩壞,展開了自由而深刻的思考,提出了多元的理論主張。這些學說被統稱為“諸子學”。諸子學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各派學說經由后人的研究與闡發(fā),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諸子學說的進一步發(fā)展,也屬于“諸子學”的
      • 2022-10-22
    • ?
    • 中華文化 | 祝盟 Benediction and Vow of Allegiance
      中華文化 | 祝盟  Benediction and Vow of Allegiance
      • 祝盟 Benediction and Vow of Allegiance古代文體名稱?!白!敝缸^o,是祭祀時對神贊美、向神禱祝并求得神靈福佑的文辭;“盟”指盟辭,是結盟時以神為證所立的誓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以向神禱請的方式表達意愿和承諾。南朝劉勰認為,禱神的祝辭應該誠懇質樸,不能華麗夸飾;“盟”的目的是訂立盟誓,使神明知曉自己的意愿和承諾,強調結盟的意義和彼此同進退、
      • 2022-10-21
    • ?
    • 中華文化 | 慎思明辨 Careful Reflection and Clear Discrimination
      中華文化 | 慎思明辨 Careful Reflection and Clear Discrimination
      • 慎思明辨Careful Reflection and Clear Discrimination謹慎周密地思考,清晰明確地分辨。古人認為,人的成長包括五個階段:博學(廣博地學習),即收集信息,吸取知識;審問(詳盡地追問),即提出問題,解除疑惑;慎思(謹慎周密地思考),即消化整理,融會貫通;明辨(清晰明確地分辨),即形成概念,擇定結果;篤行(切實地實行),即將認知付諸實踐,形成品
      • 2022-10-20
    • ?
    • 中華文化 | 誠意 Be Sincere in Thought
      中華文化 | 誠意  Be Sincere in Thought
      • 誠意Be Sincere in Thought在日常生活中追尋道德原則的意愿真實無妄?!罢\意”出自《大學》,與“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并稱“八條目”,是儒家所倡導的道德修養(yǎng)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罢\意”以“致知”為前提。內心的真實意愿會自然地表現于言行之中,個人的道德行為應出于真實的意愿,而不應在沒有真實意愿的情況下僅僅使外在
      • 2022-10-19
    • ?
    • 中華文化 | 政象樂,樂從和
      中華文化 | 政象樂,樂從和
      • 政象樂,樂從和Both Governance and Music Playing Pursue Harmony治理國家就像演奏音樂,而演奏音樂則要追求樂曲和諧。這一命題出自《國語·周語下》,是先秦樂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它強調治理國家與演奏音樂有共通之處。樂有五音,各種樂器不論聲音大小高低,只有聲音和諧平正,相互協調、彼此應和,方能成就完美的樂曲。治理國家亦是追求不同聲音、不同力量的
      • 2022-10-18
    • ?
    • 中華文化 | 三思而行 Think Thrice Before Acting
      中華文化 | 三思而行 Think Thrice Before Acting
      • 三思而行Think Thrice Before Acting原指經過三次思考以后再去施行。是一種過于謹慎的態(tài)度。適度的思考是正當言行的前提,但如果思慮過于謹慎,則容易心生顧慮、猶豫,使對私利的關切影響對道義的遵守?!墩撜Z》記述魯大夫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認為,季文子思考兩次即可,不必三思。后人在使用“三思而行”一詞時,常淡化其過度謹慎之義,僅用以勸誡謹慎行
      • 2022-10-16
    • ?
    • 中華文化 | 方圓 Squareness and Roundness
      中華文化 | 方圓  Squareness and Roundness
      • 方圓Squareness and Roundness方形和圓形。“方圓”連用,指事物的形狀或性狀,亦指使事物“方”或“圓”的方法、規(guī)則。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有旋轉、圓通、圓融等特性,地有安靜、剛直、方正等特性,主張做人行事應當效法天地的特性,外圓內方,既不放棄內心的堅守,又有適度的融通。在文藝創(chuàng)作特別是書法創(chuàng)作中,古人認為楷書要方,草書要圓,但無論哪種書體都
      • 2022-10-15
    • ?
    • 中華文化 | 鑒古知今 Review the Past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中華文化 | 鑒古知今  Review the Past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
      • 鑒古知今Review the Past to Understand the Present以過去、歷史為鏡鑒,可以了解現在并預知未來。也說“鑒往知來”“知古鑒今”?!拌b”本指鏡子,引申為借鑒、參照、審察、考察。所謂“鑒古”“鑒往”“知古”主要指總結歷史上朝代、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考察歷史人物的言行事跡以及是非善惡,來為現實的國家治理和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服務。“知今”“鑒今”
      • 2022-10-14
    • ?
    • 中華文化 | 群 Group
      中華文化 | 群  Group
      • 群Group群體或聚集成群。“群”指人在一定范圍內聚集在一起。聚集成群是人的基本生存狀態(tài)。聚集的人群會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形成某種關系或秩序。有序的群體能夠為個體的生存提供必要保障。同時,良好而穩(wěn)定的群體秩序也是群體不斷繁衍發(fā)展的重要條件。Qun means a group or to form a group. Qun consists of people gathered together within defined l
      • 2022-10-13
    • ?
     
    相關搜索
     
    今日搜索排行
     
    本周搜索排行
     
    本月搜索排行
    友情鏈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