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普博覽 » 自然與地理
  • 萱草:中國傳統(tǒng)的“母親花”
    萱草:中國傳統(tǒng)的“母親花”
    • 海報繪制:李斌每年初夏來臨,母親節(jié)期間,在康乃馨出現(xiàn)之前,應時而開的萱草是中國傳統(tǒng)的“母親花”。萱草(Hemerocallis fulva)別名忘憂草、療愁草,為阿?;贫嗄晟荼舅薷ɑ?,高0.4米至1.5米。萱草的根呈肉質,近頂端有膨大、橢球形的塊根。葉多枚,生于根狀莖頂部,排成2列。葉片呈條形,長30厘米至80厘米,寬1.3厘米至3.5厘米,先端急尖?;ㄝ愦謮?,
    • 2023-05-09
  • ?
  •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栗喉蜂虎“組團”飛抵福建廈門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栗喉蜂虎“組團”飛抵福建廈門
    • (視頻)栗喉蜂虎在枯樹枝上吞食剛捕獲的蝴蝶。人民網 陳博攝首批抵達廈門的栗喉蜂虎在保護區(qū)中打鬧嬉戲。人民網 陳博攝保護區(qū)內的巖壁上已有不少栗喉蜂虎筑巢安家。人民網 陳博攝人民網廈門5月5日電 近日,福建廈門迎來了今年首批栗喉蜂虎鳥群,身披艷麗羽毛的鳥兒時不時出現(xiàn)在五緣灣上空,它們時而展翅滑翔,時而追逐鳴叫,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栗喉蜂虎在枯樹
    • 陳博 張萌 2023-05-08
  • ?
  •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鹮現(xiàn)身廣東東莞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鹮現(xiàn)身廣東東莞
    • 記者從廣東省林業(yè)局獲悉,近日,有攝影師在廣東省東莞市的稻田里用鏡頭捕捉到5只彩鹮的身影。據(jù)悉,這是東莞市首次在野外監(jiān)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鹮。彩鹮(來源:廣東省林業(yè)局)據(jù)鳥類攝影愛好者蔡汝廣介紹,4月15日上午,他來到東莞市謝崗鎮(zhèn)黎村松崗頭拍攝黑翅長腳鷸,突然發(fā)現(xiàn)遠處有幾只大鳥,形態(tài)像鷺鳥,遠看像是平淡無奇的“黑鳥”,細看它們的羽
    • 吳璇 林蔭 2023-05-08
  • ?
  • 云南麗江老君山首次發(fā)現(xiàn)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長尾雉
    云南麗江老君山首次發(fā)現(xiàn)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長尾雉
    • 近日,云南省麗江市老君山白點鹛觀測點觀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長尾雉。這是麗江市首次觀測到黑頸長尾雉。云南麗江老君山白點鹛觀測點觀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長尾雉(4月15日攝)。新華網發(fā)(喬麗華 攝)據(jù)觀測點負責人喬麗華介紹,黑頸長尾雉多在林間空地上或灌叢中覓食休息,晚上棲息于樹上,警覺性很高,人們一般很難發(fā)現(xiàn)其蹤影。黑頸
    • 李寧 明德 2023-05-08
  • ?
  • 科技名詞 | 腰椎 lumbar vertebra
    科技名詞 | 腰椎 lumbar vertebra
    • 腰椎lumbar vertebra定義:上承胸椎,下接骸椎,由5塊不規(guī)則骨組成。椎體粗壯,橫斷面呈腎形。椎孔呈卵圓形或三角形。上、下關節(jié)突粗大,上、下關節(jié)突的關節(jié)面近矢狀位。棘突寬而短,為板狀,呈矢狀方向平伸向后。學科:人體解剖學_運動系統(tǒng)_中軸骨相關名詞:椎間盤 腰肌勞損 脊柱側彎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延伸閱讀】腰椎是人體脊柱的一部分,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
    • 2023-05-05
  • ?
  • 物種故事 | 普氏原羚:善于奔跑的“草原精靈”
    物種故事 | 普氏原羚:善于奔跑的“草原精靈”
    • 普氏原羚體態(tài)俊健,生性機警,行動十分敏捷,奔跑時像離弦的箭,姿勢與眾不同,前后肢分別并在一起,這種跳躍式的奔跑在空中劃出一道波浪線,分外優(yōu)美行動敏捷凝望晨曦悠閑愜意問候早安駐足觀望風馳電掣自由奔跑夕陽歸途巍峨雄壯的昆侖山,碧波蕩漾的青海湖,神秘遼闊的三江源,連綿千里的祁連山,獨特的地域為青藏高原造就了獨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在青海省海北
    • 任兼蘇 2023-05-05
  • ?
  • 物種故事 | 瓊花:形似蝴蝶戲珠 大小花朵各司其職
    物種故事 | 瓊花:形似蝴蝶戲珠 大小花朵各司其職
    • 每年4月中旬,“揚州第一花”瓊花迎來了盛花期。這一歷史名花,是江蘇揚州春季旅游的一張名片。瓊花 向家富 攝瓊花奇在哪里?因花形奇特,瓊花也被稱為聚八仙、蝴蝶花。瓊花為聚傘花序,花形似一把傘,上面分兩種花——不孕花和可孕花。不孕花花朵較大,分布在花序外圍,一般有8朵;可孕花較小,分布在花序中間,一般有150朵左右??稍谢ɑㄐ?,如珍珠一般,不孕
    • 向家富 2023-05-03
  • ?
  • 甘肅張掖黑河濕地近日首次發(fā)現(xiàn)兩個瀕危物種
    甘肅張掖黑河濕地近日首次發(fā)現(xiàn)兩個瀕危物種
    • 近日,甘肅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鳥類監(jiān)測人員在黑河高臺段濕地發(fā)現(xiàn)羅紋鴨和白頂溪鴝各1只。羅紋鴨是雁形目鴨科鳥類,體長50厘米左右,雌雄異色,主要棲息于江河、湖泊、河灣及沼澤地帶;白頂溪鴝是雀形目鹟科鳥類,體長19厘米左右,雌雄同色,常棲息于山區(qū)河谷、山間溪流邊的巖石上、河岸邊,在平原地帶很少見到。上述兩個鳥種均被列入《世界自然
    • 單國鋒 2023-04-29
  • ?
  • 口袋里的大自然:小猴崽迷惑行為
    口袋里的大自然:小猴崽迷惑行為
    • 口袋里的大自然:小猴崽迷惑行為上海學習平臺上??萍拣^責任編輯:屈姍簡介媽見打 爹嫌煩和妹妹“爭寵”求關注年紀到了還要自謀出路小猴崽子“卷來卷去”為哪般?來看看川金絲猴寶寶吧。
    • 2023-04-28
  • ?
  • 物種故事 | 紅樹:海岸線上奇特的“胎生”植物
    物種故事 | 紅樹:海岸線上奇特的“胎生”植物
    • (繪制:李斌)在廣東深圳260公里長的海岸線上,在深圳灣畔,生長最多的植物就是紅樹。紅樹是唯一在海灘上生長并可承受海潮浸潤的木本植物,紅樹林是陸地與大海相交處唯一的森林。紅樹是唯一在海灘上生長并可承受海潮浸潤的木本植物。(圖片來源:“學習強國”深圳學習平臺)紅樹因樹皮中含有豐富的單寧酸,遇到空氣氧化會變紅,所以得名“紅樹”。紅樹林是熱帶
    • 2023-04-25
  • ?
  • 口袋里的大自然:我身邊的動物朋友 震旦鴉雀
    口袋里的大自然:我身邊的動物朋友 震旦鴉雀
    • 口袋里的大自然:我身邊的動物朋友 震旦鴉雀上??萍拣^責任編輯:屈姍
    • 2023-04-24
  • ?
  • 物種故事 | 普陀鵝耳櫪:從“地球獨子”到“子孫滿堂”
    物種故事 | 普陀鵝耳櫪:從“地球獨子”到“子孫滿堂”
    • 要說世界上哪種植物最稀有?浙江舟山普陀山島上的普陀鵝耳櫪肯定要算上一份!野生的普陀鵝耳櫪,目前全球僅一株。普陀鵝耳櫪普陀鵝耳櫪是樺木科鵝耳櫪屬喬木植物,樹皮呈灰色,小枝呈棕色,疏被長柔毛和黃色橢圓形小皮孔,后漸無毛而呈灰色。葉呈厚紙質,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5厘米至10厘米,寬3厘米至5厘米,頂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呈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
    • 普融媒 2023-04-23
  • ?
  • 科普 | 什么是裸眼3D技術?
  • ?
  • 物種故事 | 本斯石斛:白花中央一抹耀眼金黃
    物種故事 | 本斯石斛:白花中央一抹耀眼金黃
    • 本斯石斛是一種中型附生蘭,原產于緬甸、泰國等地,生長在海拔400米至1600米的林中樹干上或巖石上。本斯石斛是一種中型附生蘭。本斯石斛的花嬌艷動人。本斯石斛莖呈黃褐色,肉質,直立或下垂,為圓柱形,長30厘米至80厘米。葉互生,呈橢圓形,長5厘米,冬季落葉??偁罨ㄐ驈臒o葉老莖或帶葉莖的近上端長出,生有1枚至3枚花,散發(fā)出淡淡的芳香。本斯石斛的花直徑約
    • 2023-04-22
  • ?
  • 物種故事 | 桑:扎根中華的“神樹”
    物種故事 | 桑:扎根中華的“神樹”
    • 你可能吃過酸甜可口的桑葚,或者用桑葉飼養(yǎng)過蠶寶寶,但你知道桑樹還分雄性和雌性嗎?讓我們一起走近桑樹,去了解它的神奇之處。桑果(圖片來源:中國綠色時報)渾身是寶的古老樹種天地四方,無不養(yǎng)蠶種桑。早在殷墟遺址的甲骨文殘片中,就已經發(fā)現(xiàn)了“桑”字的象形文字,形如枝葉茂盛的桑樹。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清代張宗法的《三農紀》等著作中,
    • 徐峰 王語桐 2023-04-21
  • ?
  • 物種故事 | 攀枝花:高大挺拔 花色艷麗
    物種故事 | 攀枝花:高大挺拔 花色艷麗
    • 攀枝花為錦葵目木棉屬落葉大喬木,因地域分布不同,又被稱為英雄樹、斑芝棉、紅棉等。攀枝花樹干粗壯挺拔。樹皮呈灰白色,幼樹的樹干通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其葉為掌狀復葉,小葉呈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紊谥斎~腋處,通常為紅色,有時為橙紅色?;ò瓿嗜赓|,為倒卵狀長圓形。蒴果呈長圓形,密被灰白色長柔毛和星狀柔毛。種子呈倒卵形,表皮光滑。攀枝花不
    • 2023-04-20
  • ?
  • 為什么日食總發(fā)生在初一?
    為什么日食總發(fā)生在初一?
    • 4月20日將發(fā)生一次罕見的日全食與日環(huán)食混合發(fā)生的日全環(huán)食天象。當日,在全環(huán)食帶中部分地區(qū)的人們可以看到日全食,部分地區(qū)的人們看得到日環(huán)食。什么是日食?為什么日食總發(fā)生在農歷初一?天文科普專家為您揭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科普主管王科超說,月球被太陽照射,會投射下影子。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三者處于或接近一條直線時,月球的影子會投射
    • 王玨玢 邱冰清 2023-04-20
  • ?
  •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迎來大天鵝遷徙高峰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迎來大天鵝遷徙高峰
    •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qū)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迎來了上千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大天鵝,它們在阿魯科爾沁旗水域覓食棲息,給寧靜的草原濕地增添了無限生機。大天鵝個頭高大,體長120厘米至160厘米,全身羽毛均為雪白顏色,嘴為黑色,嘴基有大片黃色,黃色延至上喙側緣。大天鵝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飛行高度可超過9000米。大天鵝生性機警,善于游泳,在繁殖
    • 韓巴木拉 2023-04-20
  • ?
  • 物種故事 | 泡桐:最美四月天里的紫白花
    物種故事 | 泡桐:最美四月天里的紫白花
    • “桃李競隨春腳去,僅留遺愛在桐花?!辨弊湘碳t的春天,桃梨杏李等薔薇科花卉過季后,桐花在氣清景明的節(jié)氣里,應候綻放。桐花是桐木盛開的花,不過古時的“桐”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不特指某一種植物。縱觀中國古代典籍的記錄,“桐”主要包含梧桐(青桐)、泡桐(白桐)和油桐三類。從植物分類學的角度來看,這三種原產我國的“桐”卻大不相同。首先科屬不同。梧
    • 曹承娥 2023-04-19
  • ?
  • 物種故事 | 雙角犀鳥:雨林里的曼妙珍禽
    物種故事 | 雙角犀鳥:雨林里的曼妙珍禽
    • 作為熱帶雨林標志性物種之一,雙角犀鳥擁有特色鮮明的大嘴和艷麗的羽毛,這讓它們看起來光彩照人,外形非常具有辨識度 龔強幫 攝覓食不易 龔強幫 攝回家喂娃 龔強幫 攝“開飯啦” 龔強幫 攝“吃飽了嗎” 龔強幫 攝歡聚 鄭山河 攝單飛 龔強幫 攝休憩 鄭山河 攝雙宿雙棲 鄭山河 攝仰天長嘯 龔強幫 攝雙角犀鳥,棲息在雨林里的珍奇鳥類,展翅翱翔的它們就像把彩虹裹
    • 楊潤芬 左常盛 2023-04-18
  • ?
 «上一頁   1   2   …   5   6   7   8   9   …   26   27   下一頁»   共525條/27頁 
?
按分類瀏覽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友情鏈接 >> 更多